火車抵達盧布爾雅娜的時候是清晨,五點還不到。晨曦乍現時份,甫踏出車外已覺清涼,那是從未在那趟旅程感受過的,沁入心脾的舒爽。手勢純熟地把大背包塞進車站的儲物櫃,再到隔壁月台小店喝咖啡,把昨夜讀得昏沉的小說讀下去。 到底是慵懶的底子,肯動身出去逛的時候已是七點多鐘。本來不打算來斯洛文尼亞的我,隨手在詢問處要了張地圖就漫無目的地走。然而盧布爾雅娜本質該就是如此--它沒有精華,也沒有景點,它的精華與景點就是城市本身。盧布爾雅娜小巧雅緻得如鄰家姑娘,沒有羅馬等歐洲大都的大氣之美,但總不失俐落的可愛;無法如威尼斯般叫人為之心馳神往,興許更安穩悠然。 市中心是一道又一道的橋,底下流淌的河也叫Ljubljanica。Ljubljanica是東南歐考古熱點,考古學家相信河流在古代被視為神聖的象徵,人們會把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作水祭之用,Ljubljanica因而成為了拼合歷史零碎的一條鑰匙--出土文物遠至石器時代,近至羅馬帝國和文藝復興時期皆有。那麼看這河,也算是蘇東坡所言「俯仰人間今古」罷。 幾乎忘了多久不曾享受過那麼溫柔的陽光,彷彿在打到我身上之前先給過濾過了。盛夏七月,天氣仍如此怡人,如香港的初冬般明亮而溫和。清晨沿著河堤漫步,咖啡店都還沒開門,開了不知會否有如左岸巴黎般浪漫和熱鬧。然而那時卻只覺走了萬里路,不過為了這片刻安寧與緩慢。 繞到市中心的地標教堂後,有個露天市場,賣手工藝品也賣花跟農產品,包括讓我愛不釋手的松露菇。我不進廚房,卻蠻會挑吃的,那陣撲鼻的香分明就跟risotto會搭得上來。賣松露的大嬸胖胖的相當可親,英語也說得很好,熱情的教我松露該怎麼煮最好吃。炊事我是聽不進去的了,松露捎回家也是送人。也想要買一把紅紅紫紫的雛菊,看著高興,但還是忍了下來,畢竟是走在路上的人,美麗的東西既然無法帶走,不如就割捨了罷。 在市政廳前的一個小噴水池邊坐了下來,拿出筆記本子寫字,看導遊帶著幾個遊人來參觀這噴泉,用德語講解它的建築風格與歷史。我沒聽得懂,當下也沒打算研究,後來方知這小噴泉叫Robba Fountain或Fountain of the three Carniolan Rivers,是十八世紀巴洛克雕塑大師羅巴(Francesco Robba)的其中一個代表作品。 這個噴泉的風格跟羅馬的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ottro 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