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節目的智慧.印度
無線最近推出了新節目《走過烽火大地》,雖然把黎巴嫩﹑伊朗等其實相對平靜沒有戰火的國度包括在內,已有利用普羅大眾之嫌;但又談到我小時候最想去的背包客聖地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到底還是有點期待的。近日要上學沒看到首播,但聽說又是那種賣弄刺激,以誇大該地區的危險程度嘩眾取寵的節目。當然我沒看過,這樣說好像頗不科學,但我們這些喝無線奶水長大的香港人,應該無不認識無線風格的。而且在香港,這種風格的旅遊,遠談不上少見吧。
反而是早前在明珠台看到一個買回來的印度旅遊節目,名字忘了,但讓我驟覺找到知音人。可能是我天生的political genes作崇,即使是旅行也不住的作社會分析吧(所以一直被說我連寫旅遊也太「出塵」,氣得半死)。
節目有提到一般旅遊節目的例牌行程,舀一下恆河水,做做瑜伽鬆筋骨;但最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它竟然也訪問了印度青年學者,談的是印度大國崛起的政治姿態下,底層農民的經濟和社會困境,當中分析涵括印度庶民學派理論。主持和學者的對話提到印度農民近年沸沸揚揚的農民運動和階級覺醒,逐漸成為城市經濟起飛下的一股逆流。讓我記起數年前印度已有農民開始爭取土地改革,而他們失去土地的原因正是獨立以來不間斷的各項發展計劃。農民又如何能與土地割裂呢?所以近年農民跟警察的武力紛爭不斷,農民問題也成為了印度大選的必然議題。最近又聽說很多農民因農作物失收,債台高築集體自殺,叫人難過。
但不論如何,印度庶民學派一直認為印度農民與中國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國農民有革命經驗而印度農民沒有抗爭意識,這一點應該已經改變了。
這個節目看得我目瞪口呆,完全不確定自己是否在香港看著明珠台。我喜歡這節目的另一原因是它夠真實。主持去訪問一中國餐館老闆,結果那老闆居然是不會說英語的。兩個人在餐桌旁傻笑,主持偶爾嘗試用英文問個問題,餐館老闆又笑笑點點頭似懂非懂,氣氛尷尬得要命,結論是:採訪前還是先對好稿的好。
忘了這節目的名字,如果有人可以告訴我就好了。
後記:
這個節目應該就是Travel India,Harsha Bhogle主持,外購自Discovery Channel。
Comments
也猜到像妳這樣的人不會甘心只寫普通遊記,但我想說妳的遊記很好看!
bryan
不管那個範疇我都還是三腳貓功夫,一直在努力學習中,感謝支持 :)
小弟對文中所提及 "介紹印度" 的電視節目也非常感興趣,有好心人知道節目名稱的,煩請留言相告.不勝感激 !
我會再發揮一下偵探頭腦找找看!
http://www.whatsonindia.com/WhatsOnTV/Program/Travel_India_with_Harsha_Bhogle.aspx